昨日晚上,开始一场比较透彻的微信联系人清理,进行一场有史以来“最大”的“断舍离”。
在这里说明我的一些发现以及我们常用的经历以及套路。
同时发现,清理微信记录的同时,也可以拼凑成我的生活日记以及状态日记(会单独成一篇,不确定是否会发布在博客上)。
昨日晚上,开始一场比较透彻的微信联系人清理,进行一场有史以来“最大”的“断舍离”。
在这里说明我的一些发现以及我们常用的经历以及套路。
同时发现,清理微信记录的同时,也可以拼凑成我的生活日记以及状态日记(会单独成一篇,不确定是否会发布在博客上)。
在南京市新街口的天桥上,路过看到一个看似二十多岁的异性(我真的不是很习惯说‘女生’、‘女孩’这一类的词汇,即使在我上一篇文章中简介有提到)。
她在天桥上站着,旁边有一个立着的硬纸板,上面写着她的微博账号以及Instagram账号。
人来人往,熙熙攘攘。
通常我们都有一种心理,在天桥上不是站着就是蹲着,只要有一个小碗,远远望去,就一定是乞丐无疑了。
但还有一些文艺青年,则是“天桥上的摄影师”、“抽着烟的男性或女性”,或是深夜才回家的出来的“广告人”甚至是**,还有发起社交实验的“社会人”。
和同学聊天,发现了我自己许多的点,可以改进的点,可以学习的点。
或许只是我太文艺了。
复盘的习惯仍然存在, 如果你想问:
为什么和朋友聊天都写个文章发出来
那我回答,same上泛滥的“因为没人可以说话”、“你所理解的孤独”频道里充斥着被擦除了头像聊天记录,我这个就是多了一点而已。
如果你不愿意看,也欢迎跳过此文章。
现在的这段聊天你完全可以作为小说看,这其实也是目前社会的缩影,更是我的生活状态的缩影以及对别人的投射。
不过微信创始人张小龙在2018微信公开课上说过,故意感动一个人,是对他的不尊重。
写这篇文章的时候,我住在上海的青旅。
本文当然不会毫无保留的全盘展示聊天记录,因为需要保护一些个人隐私外,其中的用词也有所变动。
雨天。
在写这篇文章的时候,边走路边有许多写文章的灵感,遗憾的是没能够使用相应的语音输入产品及时的记录,最后一个便是“雨天”开头了,我也不喜欢边走边说话,而且对着手机。
这是对于晚上朋友圈的总结以及增加。
文中照片的说明:
文中的照片都是原图,修过的只有3张,在我的EyeEm上发布,在我发布的照片中,如果有你喜欢的照片,欢迎点击这里进行购买——不过有的我需要争取获得商用授权。
由于当时身体不适以及焦虑和压力的原因,就让这篇文章成为现实主义的小说开头吧,不过后续也不可以写,所以可能就这一篇。
第二天的更新
睡了一觉之后,身体以及头痛都有所好转,初步断定是压力过大以及缺乏睡眠所致。
谢谢苪狼的关心,是一个网友。
好久没有用keynote做平面设计了,这些图是第二天整理并设计的。如果你喜欢,欢迎评论留言。
这是我在自学一门技术语言的时候的焦虑,不知在自学当中(或者是在校学习当中)你是否也有这样的感受,希望得到共鸣。
本文从以下几点章节讨论“自学中的焦虑”:
关于书籍与网络教程、想法与学习的冲突、知识库储备管理工具的选用、学习环境及周边以及后记来讨论。
如果有类似经历以及提出更好的解决方案,欢迎评论留言。
这篇文章是我去老家做客,临时接到的需求,在V2EX上我发的回顾帖子:
由于打开的标签页以及查阅的资料繁多,在这里作为汇总以及日后的参考以及补充,希望可以帮到你。
文中引用一些百度知道以及知乎文章链接,统一参考链接于文末标出。
2019年检查博客标签时更新:
此篇文章当时需要修改之后可以上少数派首页,所以消失了当时第一次即兴撰写的影子,
自己觉得深表遗憾,原因是自己的博客,不能因为大众阅读与理解、妥协。有时间在Git中尝试找回。
文末我也使用删除线删除了平台中的"经典语句"。
原简介:
在日常的工作与生活中,我们绕不开那些十分繁琐以及必要的操作,例如一次性打开多个网页、在各种应用中来回切换。
作为视频内容编辑与新媒体人,这些工作虽是必须的,但因为年轻,不愿意将宝贵的时间浪费在这些“无意义”的事情上,所以需要一个工作流进行完成,在Mac平台下最好的选择就是自动操作了。